湖湘法治论坛158讲:华南师范大学薛刚凌教授应邀作“古代中华法治文明的整体构造”的学术讲座
数据更新:2025-10-20
2025年10月19日上午,湖湘法治论坛第158讲在立言楼模拟法庭成功举办。本次讲座以国家治理模式为视角,聚焦“古代中华法治文明的整体构造”之主题,特邀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政府改革与法治建设研究院院长薛刚凌教授主讲。讲座由做爱电影
党委书记郑海祥主持,副教授刘鄂参加与谈,谢潇老师及做爱电影
部分学生参与讲座。

薛教授指出,古代中华法治文明是古代中国为治国理政需要施行法治而逐步形成的法律制度框架和法治思想体系,是中华文明的精华。以国家治理模式为视角对古代中华法治文明进行立体分析,可还原其整体构造。国家治理模式是以国家治理逻辑起点为基础,以国家治理目标为导向,并在内外部环境约束下建构发展出来的国家治理结构与治理机制之总和。
薛教授具体从我国古代法治文明的发展脉络、古代法律制度框架和法治思想体系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她提出,我国自西周开始了整体国家的法律建构,以此为基础发展出一整套以国家法、行政法及刑法为主体内容的公法体系,并且这套公法体系渗透到了私域空间。同时,古代法治思想也在不断演进发展,以整体国家观和民本思想为基础,礼法并治,追求客观法秩序与整体和谐,以国家整体利益为价值追求,并形成整体及综合法治思维。古代公法制度框架和法治思想体系互相促进、相互成就,共同铸造出伟大的中华法治文明,支撑和保障了中华文明五千年的绵延传承。

讲座尾声,刘鄂副教授围绕学科背景与学术研究视角之间的关系、中西方法治模式比较等问题汇报了听讲心得。刘鄂指出,法学研究需要多学科的融合,并特别强调宪法、行政法与刑法等部门法的学习,对于理解法制史具有显著优势。他认为,现代部门法的知识体系与分析工具,能够提供审视历史法律制度的新视角,从而更深刻地揭示传统法制中的权力结构、运行逻辑与治理智慧。

参与此次论坛的师生均表示,薛教授此次讲座为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提供了新思路,也启发了自身对中华传统法治文明的理解,深受教益。

文:欧阳婷,朱成慧,图:李惠好
一审:宁红辉,二审:刘鄂,三审:宋智敏